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  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【纯音派】iphone hifi新玩具:nipo a100

这几年一直在围绕iPhone做随身搭配,因为平时的日常数码装备主力组合就是苹果全家桶,工作生活都是刚需,实在离不开身。听歌只能算非常次要的需求,但时不时会挠你痒痒,一旦想听歌又没歌听还是会很不舒服。对ios生态来讲,AirPods必备,听个响专用,但要稍微追求点音质,目前苹果还是没有适配的硬件,即使是AirPods Max也不入流,还得上hifi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大神点评(12)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26 显示全部楼层
hifi的配置思路,是轻便与音质并重。所以手里没有超过400g的重型砖头,取而代之的是一堆大小尾巴,其实也就是各种不同程度微缩的便携解码耳放。这类产品最大的好处就是为配iphone出街听歌方便,同时音质也不赖。达到方便的关键,除了iphone用的习惯之外,本质上是音乐软件好用,也就是原生apple music,各种正版资源,即使是国区,对我来说已经很够用,界面还有高清封面(部分封面有动态效果)和简洁实用的布局,没有无聊的评论区和其他附加功能,纯提供正向情绪价值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26 显示全部楼层
然而apple music的ALAC高码率(24bit 96khz以上)的无损资源,只能通过usb口有线连接才能硬解,到了2025年苹果依然非常保守,蓝牙还是只支持aac和sbc,所以如果开了apple music会员,要听真无损,还是得有线尾巴连。之前玩的第一个大尾巴是乾龙盛mub1,带蓝牙功能,但尝试之后发现和有线连还是存在可闻差距,于是老老实实用线——既然方便和音质都要,就不用在乎多根线了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27 显示全部楼层
nipo a100是胖居入手的第二个大尾巴,这牌子远没乾龙盛出名,之前搞过两个高端播放器,n1和n2,n1算是个半成品,n2才算成熟,但价格接近2w,少有人愿意吃螃蟹。A100这种解码耳放本质上就是播放器去掉了屏幕、系统和转盘部分,因此电路方面有高端机的技能下放也顺理成章,尤其对小厂来说,这样的选择很容易提升产品的cp值,毕竟不到3k的价格,放hifi播放器里连中档都算不上。
【纯音派】iphone hifi新玩具:nipo a100-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28 显示全部楼层
A100这种产品形态明显是看到了mub1的成功才有想法落地的,从相似的定价也能看出一二。但不同的是,A100没有蓝牙模块,且号称是更深度的匹配iPhone,而2023年出的mub1更多是作为hifi专业产品出现,其用家也更愿意用v3d等数字转盘去搭配。因此a100更像是个数码外设,尤其看到它那个magsafe磁圈后。
【纯音派】iphone hifi新玩具:nipo a100-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28 显示全部楼层
这是和mub1包括其他大尾巴最大的区别,就是搞了个磁吸。不算是很出挑的花样,但起码有一些新意。很多同类产品,包括w4这样的小尾巴,其实都有配套的磁吸皮套,一样可以吸在iphone后面,但a100是直接上机身上就镶了磁圈,目前也无配套皮套,厂家明确告诉你,直接吸上iPhone用就行。实际效果,好的地方是,确实够紧,牢固程度比其他厂家的磁吸套更佳,因为接触面积足够大,就是完整的magsafe。但吸上后我发现,居然有一点歪!上图效果是这样的:
【纯音派】iphone hifi新玩具:nipo a100-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29 显示全部楼层
外观接口设计方面,a100槽点不多,除了两颗螺丝有点碍眼,其他都还算不错。金属磨砂外壳的正面是仿皮革材质,吸上手机之后防滑且耐看,这机子共有3个配色,我选的金色,挺像一个SSD移动硬盘,带出去和手机放一起并不算违和。当然如果调成古铜色会更好。接口、按键设计清晰简洁,底部一个3.5单端+一个4.4平衡的标准配置、侧面一个开关键两个调音量键再加一个增益键,不多不少刚刚好。增益键还能当滤波器切换键用,短按切换、双击恢复,虽然不同滤波设置之间的区别几乎听不出来…
【纯音派】iphone hifi新玩具:nipo a100-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29 显示全部楼层
便携性上,包含金属壳+3900毫安电池的a100有着131g的重量,比mub1轻9g,相当于两个dc-elite、4个半w4,和iPhone叠加后还是挺有分量的,但即使加上线材依然位于400g的危险线以里,前提是手机壳别选太重的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30 显示全部楼层
音频用料不过多赘述,实际参数方面,4.4最高功率32欧负载525mw,但说明书上标注的却是600mW,且没附注阻抗条件,这类不严谨的问题对小厂来说属于常规操作。失真略高,4.4的thd 0.07%不算好看,115dB的信噪比也有点对不住身价,失真控制方面,w4的134db优势巨大,430mw低失真推力也没有差a100太多,mub1的这两个关键参数则分别是132db和1100mw,对大尾巴来讲,这样的水准才对得起3k的售价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30 显示全部楼层
但a100这个号称“小n2”的电路也许并不以失真控制见长,所以还是耳朵说话,实际对比看看。主要对比的是声音最熟价格也在同一档的乐彼旗舰小尾巴w4。不和mub1比是因为已经出手,原因是声音素质和w4相差无几,但便携性差别较明显。而购入a100的目的则是看看两年后有着magsafe加持的新形态大尾巴是否会有进步。小尾巴方面,其实到dcelite和w4这个程度就到头了,也就是2023年神仙打架已完毕,电路和供电空间更富裕的大尾巴理论上更有进步潜力。用相对较吃控制力的ie600测,听下来的结果还是略失望——进步?并没有。
【纯音派】iphone hifi新玩具:nipo a100-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31 显示全部楼层
一大一小两个尾巴,所呈现的还是很标准的这个级别的声音,a100没有出现“奇迹”,不说素质层面的跃迁,几乎所有的素质项,对比w4都没有任何优势,除了一个低频的质感,听起来会更紧实一些,但w4的低频也不差,音色是呈宽松绵密风格,只是听一些节奏强的音乐a100会更带感些,速度稍稍快一些,其他方面,4.4口推ie600真听不出啥区别。我不想违心地脑补一些华丽辞藻,只要是不确定的、模糊的细微差别,在我文章里一律视为无区别,因为人耳的听感偏差过大,ab切换时也会产生短时记忆误差,所以能写出的区别一定是较明显较确定的。三频走向上,a100略微比w4暖一些,但由此高频通透感也略比w4暗一些,w4的低频风格是宽松,高频则紧致细腻,音色纤细透明,弦乐与女声音色更华丽些,a100则比较温厚扎实,音色比较端正。两个声底都不算脏,但w4的人声与器乐的分离感好一些,a100的人声音色更暖、位置更近但层次感不如w4。其他方面,实在听不出区别了。
【纯音派】iphone hifi新玩具:nipo a100-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31 显示全部楼层
还有个使用方面的小问题,就是a100按键式的音量调节,即使是低增益,每按一次音量+,带来的增益也偏高,可能会出现加一格偏响、减一格偏轻的问题,w4的100格旋钮式精细音量调节对入耳就友好很多,调音量更精细、更容易找到恰到好处的响度,这点在晚上夜深人静听歌时更有用。
【纯音派】iphone hifi新玩具:nipo a100-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Carminemiz 楼主 昨天 10:32 显示全部楼层
无论大尾巴还是小尾巴,这个形态这个价格,可聆听也可预见的,就是这个素质了。Hifi不是手机电脑,不按摩尔定律发展,2023年3000块的声音,到了2025年也同样值这价。作为最新的大尾巴,a100相当于在高端尾巴市场提供了一个新选择,但并不是最出挑的选择,别家的产品竞争力仍在,真要选出适合自己的,恐怕还得实际对比后才能确定。与我个人而言,顶配小尾巴或许还是更愿意使用的iphone hifi便携方案。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说点什么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HOT • 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