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  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瓜车蓝图手边混搭禧玛诺SLX 4活塞夹器

首先感谢六子大佬😎无私的回答了很多问题
最近刚好遇到一对M7120 咸鱼很便宜,所以试了一下装到蓝图Gr7手变车上试了一下, 安装两头都用禧玛诺原装的BH90 油管,一头是五线体,一头是橄榄头和BH90油针连接手变,螺丝也用了禧玛诺带的,发现居然和蓝图完美兼容(😂你猜为啥这么兼容)。六子推荐EZ的 K20 K28,因为邮寄等待太久了,所以直接就在当地车店拿了BH90用,如果有用过EZ的油管可以在下面指教一下手感。油还是用禧玛诺的红油,这里最好去买有防伪码的,因为矿物油听说挺多假货。EZ也有6 8号矿物油可以用。
前面用了禧玛诺160 公路转山地底座,也可以再加装一个160 180 A柱转换座达到180碟片的高度,但是因为家里还有好几个160mm HS2碟片,所以就暂时用160了。
先说说坏处:
1.真的重😂
2.蹭碟,很难调,因为平行面积更大了,要完美平行碟片平面是需要耐心调的,而且来令片间隙很小,配上2mm 2.3mm 面积更小,我建议就是先插着来令片用螺丝刀撬开一下活塞(千万别直接翘陶瓷活塞,100%碎,而且翘之前打开油路注油螺丝,减少压力),然后买一块来令片调节垫片插进去(前提是你的碟片没有弯),然后注油就按照这个间距捏动刹把,然后把垫片拔出,再用肉眼调整平行于来令片,居中即可。我是喜欢小间距的,因为制动反应非常快,可以应对突发情况。
3.会不会扯断碳纤维前叉?这个问题待长期使用才知道。因为制动力是真的猛。180碟片可能更夸张。
再说说好处:
1.肉眼可见的制动力提升,无论是上把位还是下把位,线性也是更好了。不要担心会前滚翻,上把位没有这么大的杆杠制动力,下把位只要你熟悉放过坡,一般也不会。
2.散热也是肉眼可见好一些,但是依旧长距离下坡,用手摸夹器外壳,还有油管螺丝,包括油管,都非常热,但是没出现涨油来令片间隙缩小等问题(以前蓝图非陶瓷活塞夹器长期出现长距离下坡涨油问题)。
3.来令片现在用的是禧玛诺原装的散热金属,比较贵,后面公路光头胎设定时尝试换成Yoto的金属。散热的确重要,但是也好玄学,但是经济够的话,刹车这种重要的东西还是买好一点的吧。
4.轮胎对刹车影响才是最重要的,毕竟摩擦力就是这样来的,光头胎小胎宽基本上没必要用4活塞,Grx 400甚至普通油碟基本够用了,到了比较越野长下坡的领域,大体重,4活塞,金属来令片,180碟片才是真正有用的。
5.弯把设计也是会对刹车制动力产生巨大影响,今年新出的AD350可能模仿了禧玛诺的造型,我试了一下朋友的刹把就明显比蓝图的上把位刹车更容易施加力气。更不说GRX 这些瓜车设定的手变了。
6.后轮还是树脂来令片+普通夹器,制动力足够了。
7.其他手变兼容性还是需要尝试才知道,有些油缸设计可能不一定能推动四活塞,蓝图是足够的,手感和双活塞一样。
有更多提升制动力的建议可以请各位大佬一起分享。

瓜车蓝图手边混搭禧玛诺SLX 4活塞夹器-1.jpg
瓜车蓝图手边混搭禧玛诺SLX 4活塞夹器-2.jpg
瓜车蓝图手边混搭禧玛诺SLX 4活塞夹器-3.jpg
瓜车蓝图手边混搭禧玛诺SLX 4活塞夹器-4.jpg
瓜车蓝图手边混搭禧玛诺SLX 4活塞夹器-5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大神点评(3)

4活塞M712+180Mdrp来咯

瓜车蓝图手边混搭禧玛诺SLX 4活塞夹器-1.jpg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你想要更好的抗热衰建议你用ez 10号油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蓝图本身就是用的SHIMANO系统
然后ez那边的油管做的是一线通
这个是ez做得很好的
如果想换更好的油可以看看titan saf 5045
丸子哥严选
油品质量很高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说点什么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HOT • 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