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  • QQ空间
  • 回复
  • 收藏

地轨安装别瞎搞!注意这些直接开挂不翻车

一、安装前准备:规避前期隐患
场地与基础核查:安装区域需清理平整,无杂物堆积,地面承重需≥地轨 + 设备总重量的 1.3 倍,避免后期沉降(年沉降量需控制在 0.05mm 以内)。若地面存在裂缝或不平整,需提前用水泥砂浆找平,确保基础平整度误差≤2mm/m。​
设备与材料检验:核对地轨平台型号、规格与设计图纸一致,检查铸铁本体无砂眼、裂纹等缺陷,工作面粗糙度符合要求(Ra≤1.6μm)。准备合格的调整垫铁(材质需与地轨匹配)、高强度螺栓(建议 8.8 级以上)、灌浆料(强度等级≥C40)等辅材,并校验水平仪、百分表等检测工具精度(水平仪精度≥0.01mm/m)。​
方案规划:根据设备支撑点位置、间距,确定地轨铺设条数、拼接位置,预留 2-5mm 伸缩缝(应对温度变形)。绘制安装基准线,确保多根地轨的平行度、间距误差≤0.5mm/m,标记预埋螺栓或膨胀螺栓的固定的点位。
二、基础处理:筑牢承载根基
地轨定位放线:按设计图纸用墨线弹出地轨中的心线、安装基准线,单根地轨的中的心线偏差≤0.3mm/m,多根并行地轨的间距偏差≤0.5mm。拼接式地轨需明确对接标记,避免安装错位。​
垫铁布置规范:地轨底部与地面间铺设调整垫铁,间距控制在 500-800mm / 个,地轨两端及拼接处需加密布置(间距≤500mm)。垫铁需与地轨底部全的面贴合,无虚跨间隙,防止载荷后地轨弯曲变形。
预埋与固定准备:若采用预埋螺栓固定,螺栓预埋深度需符合设计要求,外露长度确保能牢固锁紧地轨;若用膨胀螺栓,间距按 500-700mm 布置,优先选用 M8 及以上规格,确保地轨与地面紧密贴合。​
三、拼接与固定:保障结构稳定
拼接精度控制:标准长度地轨拼接处需加装 10-15mm 厚 Q235 加强板,用高强度螺栓对角顺序分三次紧固,螺栓扭矩比非拼接处高 10%(如 M24 螺栓扭矩≥220N・m)。接缝处需平顺,间隙≤0.1mm,用 0.03mm 塞尺检测无法插入为合格。​
超长地轨特殊处理:总长超 6m 的地轨拼接时,需额外加装 Φ16mm(公差 H7)定位销,确保拼接直线度;伸缩缝预留 2-3mm,避免温度变化导致地轨变形卡顿。​
避免安装损伤:吊装地轨时需采用多点均衡受力,禁止单点吊装,防止地轨本体变形或 T 型槽磕碰损坏。安装过程中轻拿轻放,避免硬撬硬砸影响精度。​
四、精度校准:核心指标把控
水平度校准流程:先以水准仪粗调,将水平度误差控制在 0.1mm/m 以内;再用合像水平仪逐点检测(每 2m 设一个测点),单根地轨任意 1m 长度内水平偏差:高精度地轨≤0.03mm,普通精度地轨≤1mm,全长累积误差≤0.5mm(高精度)或≤5mm(普通精度)。​
平行度与高度差控制:多根并行地轨以首根为基准,用百分表检测相邻地轨高度差≤0.05mm,轨道间平行度偏差:高精度地轨≤0.05mm/m,普通精度地轨<2mm(全长)。调整时单次幅度不超过 0.02mm,避免过度调整导致精度反弹。​
T 型槽精度复核:检查 T 型槽槽宽公差 ±0.02mm,槽间距公差≤0.03mm,槽口无毛刺,必要时用砂纸打磨,确保夹具或螺栓安装顺畅。​
五、灌浆与养护:巩固安装效果
灌浆操作规范:地轨调平固定后,向底部间隙灌注灌浆料(或细石混凝土),高度至地轨底部 1/2 处,用振捣器排除气泡,确保填充密实无空鼓。潮湿环境需先在地轨底部涂刷防腐涂层,增强耐久性。​
养护周期要求:灌浆后自然养护 3-5 天,环境温度低于 5℃时需采取保温措施,待灌浆料强度达 70% 以上方可拆除临时固定装置,禁止提前加载设备。​
养护后精调:养护完成后再次复核水平度、平行度,通过微调垫铁修正偏差,确保所有精度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,方可进行设备安装。
六、安全与后续保障
安全操作要求:施工区域设置警示标识,操作人员佩戴防护装备;用电设备需接地保护,避免灌浆过程中触电风险。
防锈与密封处理:安装验收后,在地轨表面、螺栓连接处涂刷防锈漆,拼接缝处打密封胶,防止渗水锈蚀。
验收记录留存:详细记录安装过程中的精度数据、螺栓扭矩值、灌浆养护情况等,形成验收报告,为后期维护提供依据。
试运行检验:设备安装后进行空载和负载试运行,监测地轨振动振幅≤0.01mm,无异常异响,确认精度稳定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。​ 0f4c12dfa9ec8a13ccf3b9f5b103918fa1ecc09f.jpg 5226f11fbe096b637ff576464a338744eaf8ac9c.jpg 微信图片_20250918093856_348_3.jpg
微信图片_20250918093853_346_3.jpg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说点什么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HOT • 推荐